加强后疫情时代心理关怀 护航学子“心”健康
—绵阳市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校园活动
后疫情时代,新一代的学生在更大的变局中成长,心理健康也站到了舞台中央,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。针对新冠疫情刚刚过去,新学期开始的特殊阶段,绵阳市卫健委在全市范围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中小学活动,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主动作为,全方位保驾护航新学期学子心理健康。
一是加大宣传,做好正面引导
积极开展大众层面科普宣传,依托心理健康列车、健康绵阳微信公众号、绵广103.3、等媒体资源开展专家访谈、微信推送、主题宣传、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,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科普宣传,致力于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意识,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,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,正确排解个人心理困惑。其中公众号浏览数及广播段收听人数(7次/天)达到日均75万以上。
二是联合教体,开展专项活动
为让心理健康服务活动走深走实,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关爱自我、了解自我、接纳自己,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,合理疏解自身压力和心理困境,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,2 月 22 日,市卫健委对接教体部门,依托省精神卫生中心(市三医院),组织全市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中小学活动。
三是医校协作,开展心理健康服务
切实加强医校合作,做到从防到救全面协作。2月22日-28日,全市组织心理健康科普专家团队走进校园,通过专家讲座、团体活动、个案服务、心理咨询、心理辅导等形式传播心理健康知识,提高儿童青少年及教师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。总共抽派心理专家、心理危机干预队员200余名,分期分批对全市50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进校园系列活动,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、学生心理测评、个体咨询、团体辅导、科普宣传等服务。本次活动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,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,从而关注自身发展,提高自身素质,构筑和谐完善的内心世界,开发自我潜能,促进自我健康成长。
此次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,搭建起了家校共育的平台,提升了老师的心育工作水平,对呵护学生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。风传花信,雨濯春尘。让我们一同努力,为孩子们的心里播下春天的种子,静候花开。
下一步,市卫健委将在提升服务能力,优化服务流程,强化队伍建设、创新服务手段、加强科普宣传、政策建言献策等方面继续努力,加强医校家三方深度合作,为保障全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。(委疾控科、市三医院供稿)